注 册 登录
喜悦家园 返回首页

普提子的个人空间 http://www.hahaha365.com/?3909 [收藏] [复制] [分享] [RSS]

日志

隆波田动中禅—岩松老师在12月份课程课程上的开示

已有 1848 次阅读2011-12-27 11:03 | 课程

岩松老师在12月份课程课程上的开示

(湉慧根据录音整理)

  第一天开示:

      佛陀讲有四种人:第一种人是从光明走向黑暗,第二种人是从黑暗走向黑暗,第三种人是从黑暗走向光明,第四种人是从光明走向光明。在这里修习动中禅的人都是属于后两种人,就是走向光明的人。
       每个人心中的觉性就象一头牛,烦恼象杂草。每个人心中的“牛”都是一样的,只是“杂草”的高低不同。有的人心中的“杂草”长得比较高,把整头“牛”都给淹没了,根本找不到;有的人的杂草比较低,牛呢,会时隐时现;有的人的杂草很小,牛就能始终被看见,能找得到。所以不同的人的根性是不一样的。那么对于杂草比较高,烦恼比较重的人,在动中禅练习这个方法里,就应该多去练习原地经行,为什么,因为原地经行是找到觉性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。你想执着也执着不了,因为它就是一下一下的。如果你做手部动作的话,就会自觉不自觉的连成一片。为什么这样?因为无论你以前有没有修习过其它方法,执着已经变成一种习气。练习手部动作就会执着在手部动作上,练习两点之间经行就会执着在两点经行上。只有原地经行,它是一下一下的,你想执着也执着不了!       那么第二种人,他心中的觉性,象牛一样时隐时现。在练习的过程中,他这一次动,可能用的是觉知,下一次可能用的是注意力。这个也没关系,在练习的过程中,不要总是分别我练习的对还是不对?我是用注意力知道的还是用觉知知道的?这些都不用管它,只是练习就是了,能用什么知道就用什么知道。如果当你不确定是用觉性知道的话,那就去跺跺脚。就是说,第二种人,可以坐在这儿做手部动作,也可以去跺跺脚。

       那么第三种人呢,他的觉性时刻都在时刻都能找得到,无论是做手部动作也好还是两点之间经行都可以。所以呢,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。不是说哪一种方法好哪一种方法不好,要看哪一种方法适合你。

       再讲一下原地经行。原地经行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不执著。为什么要练习时间比较长才能找到觉性呢?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在不断的抓取,不断的制造贪嗔痴,这些贪嗔痴就是杂草的肥料和养分。我们来到这儿以后,和外界隔绝,贪嗔痴的外缘没有了,我们在这儿不断的“碰,知道!碰,知道!”,就是说,不给这些贪嗔痴提供新的养料,新的肥料,那么这些杂草就会慢慢慢慢的枯萎。但是还没有根除,种子还在,还会生根,发芽开花。杂草枯萎了以后,觉性这头牛就会慢慢的露出来。露出来以后,就知道什么是觉性了。知道什么是觉性了,问题就好办了!所以呢,烦恼比较重的人,要多练习原地经行。当找到觉性以后,觉性可能会时隐时现,时隐时现的时候呢,也没关系,这时候不要判断练习的方法是不是对?这是用觉性知道的?还是注意力知道的?这些都不要管它,只是做就好了。如果你做的不对,老师会发现的。会纠正的。

       还有一个问题。我们每个人的心就像这里的这个杯子,我们的觉性和烦恼就像这个杯子里的水和空气。水好像是我们的觉性,空气就好像我们的烦恼。大家都不喜欢烦恼,就好像不喜欢杯子里的空气一样。那么怎么才能把烦恼连根拔除呢?也就是说,怎么样能把杯子里的空气排除掉呢?最简单的方法就是“加水”。能不能用抽真空的方法做到?可不可以呢?也是可以的。但不究竟。虽然盖上盖,可以用抽真空的方法把空气抽走,但是这个盖子一打开,空气又进来了。那是不究竟的。那么,只有不断地加水,这个水加到一定的程度,空气自然就排走了,想进都进不来。所以呢,我们在这七天里面只是做一件事情,就是不断的“加水”,不要管空气,不要考虑空气是多是少?怎么把空气排出去?不要考虑这些,只是管“加水”。所谓的加水是什么呢?就是不断的培养觉性。动,知道;停,知道,这就是培养觉性;动一次,知道一次;停一次,知道一次。知道一次,就相当于往这个杯子里加一滴水。那杯中的水就会越来越多,空气自然减少。所以这几天里面,我们不要想办法解决烦恼,不要管它,让烦恼自然的升起自然的消失。只是简单的培养觉性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   修行有很多的方法。比如说佛陀在成佛以前,他跟他的两个婆罗门老师学习奢摩他,修到最高的境界,叫非想非非想。佛陀发现他仍然有烦恼,不能解决他的问题,他离开他的老师。坐在菩提树下,他发誓,如果不觉悟,他永远不起来。那天晚上佛陀就觉悟了。我们修行的目的是拔除我们的烦恼,开启我们内在的解脱智慧。不是为了没有念头。有人可能认为:“我的烦恼是由于念头引起来的。没有念头,才是让心得到平静。”不是那样的。没有念头就相当于死人,没有人愿意做死人。问题出在哪里呢?是我们跟随念头。当念头出现的时候,我们只要不跟随,这个念头就不会给我们造成麻烦。所以,我们要的不断的练习,培养出强大的觉性,当我们觉性强大了以后,我们就能看清念头的来源,而不跟随念头。不跟随念头,那么贪嗔痴就不会繁衍了。那么平静又叫宁静,只是智慧的副产品。如果我们单纯的追求宁静,而没有智慧的话,那是不究竟的。即使我们什么也不做,单纯的坐在这儿几天的话,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平静的。为什么会这样?就像这杯水一样。这杯水里面充满了杂质。我们放在这里不去管它,放上七天,最后一天的时候呢,这杯中的水也会很清澈的。但是如果一晃的话,又会变浑了。我们在这儿静静的呆上七天,一回到现实生活中,又回到老样子。所以那是不究竟的。那不是动中禅要解决的。动中禅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。是把杯中的杂质清除掉,无论你怎么晃怎么搅拌,它都不会浑浊。这才是我们要的。

 

第二天开示:
       今天是第二天。修习动中禅对我们而言,修行的主要目标是为了灭苦,拔除烦恼。不是为了逃避烦恼,不是为了舒服。这是需要正确对待的。在练习的过程中,旧的烦恼习气会不断的从心的底层涌到心的表面上来,有正确知见的人就会顺其自然而不去逃避;有的人烦恼习气一上来,马上就改变姿势逃走了,或者是换换其它的方式,这是不应该的。修行不是为了追求宁静,不是为了舒服,而是为了看清我们的身心实相,是为了培养觉性。这是第一点。

       第二点,再谈谈烦恼,叫妄念。没修行之前,念头成为我们的主人,成为我们的主宰,我们每天都跟着妄念起舞,被妄念牵着走;通过不断的练习,我们发现:觉性才是我们真正的生命,是我们生命的主宰,念头只是被我们利用而已,人活着不能没有念头,念头只是我们被利用而已。隆波田说过:本来就没有苦,只是我们不了解苦才产生了烦恼。我们古人也讲过:烦恼即菩提。烦恼和智慧是一个东西。从这面看是烦恼,从另一面看是智慧。烦恼对日常生活中不修行的人来讲,不是个好东西;但是对于我们修行人来讲,是非常好的东西。大家可以试想一下,一棵小苗如果没有肥料的话,能长成参天大树吗?不能。我们不断的培养觉性,让我们的觉性从一棵小苗长成参天大树靠的是什么?靠的就是烦恼。越是当我们的烦恼从心的底层涌上来的时候,越要让烦恼保持原样,不要把它赶走,不要让它消失,就带着烦恼不断的培养觉性。越是烦恼的时候越会为我们培养觉性加更多的分,反而,当我们修行平平淡淡,越是一帆风顺的时候,我们觉性的加分反而更少。要注意这点。平时修行时发现:我这段时间修行怎么烦恼的不得了?这时正是用功的时候,是培养觉性的好时候。我以前在家里练习的时候,烦恼一出来,我说:太好了。我又要把新的习气断掉了!越是在烦恼的时候越要用功。越念头多的时候越要多练习。不要停下来,不要出去,就老老实实的坐在这儿。当你腿痛的时候,尽量的不要动,能坚持的坚持一下。如果不能坚持,你可以在腿动的时候,知道腿动。念头越多的时候,实际上是用功非常好的时候。念头多的时候,手部一定要加大点儿力度,不要快,但是要有力度。当手部的力度大过妄念的力度,它自然回到动作上来,自然不会跟着妄念走。当平平淡淡一帆风顺的时候,念头的力度小,手部的力度要轻柔点。当念头来的猛的时候,根据情况更要加大力度。所以呢,烦恼对于我们修行人来说是个非常好的东西。最后,当我们看清了烦恼的实相,就会开启智慧,才会在内心清晰,烦恼和智慧是一个东西。

       第三个问题,再强调一下练习的问题。做手部动作的时候,我们觉知的所缘是:手部的“动”和“停”。不是动的感觉也不是停的感觉。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“动”和“停”。做手部动作时,因为它是连续的做下去,不要将这些动作连成一片,每两个动作之间要有一个明显的“停”,动一次知道一次。不要把觉知连成一片,要一次一次的动,一次一次的知道。这个“觉性如链”是什么意思呢?,是形容它象一条线一样,持续不断的觉知下去,这条线不是连续的线,是一段一段的,一小段一小段的,确切地讲象虚线一样,是一小段一小段的,每一小段代表着一次觉知。所以不要把它连续起来,那样会很累的。要一次一次的觉知,一次一次的动。这是手部动作。经行的时候呢,经行的所缘有两种:一个是出脚时,腿的“移动”;如果这个“动”不明显的话,可以觉知脚与地面的“碰”。做原地经行的时候呢,也是这样,是觉知脚底与地面的那个“碰”,是刚刚接触那一刹那的那个“碰”,不是后续的那个比如说:胀,麻,痛,那个就不要理睬它,不管它。只是觉知“碰”。力度呢,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,一定要适中。每个人的力度是不一样的,不要看别人。当念头多的时候,念头猛的时候,加大点儿力度;平平淡淡,念头少的时候,力度小一点儿。只要“碰”的力度大于念头的力度就可以。
       以上讲的就是练习要注意的问题。今天是第二天。不要紧绷,要放松身心,来这里这几天是来玩儿的,要放松的练习,不要期待什么东西,面带微笑。眼睛呢,看前方。不要专注,一定不要专注。再讲一下如实关照。所谓的如实观照就是:当这个“动”明显的时候,觉知它明显,当它不明显时觉知它不明显。不要求一个明显,求一个明显就不是了,一切要顺其自然。在一个自然轻松的状态下练习。

 

第三天开示:
       古人参话头,有时候要跟着师父一参几年几十年,有的参了几十年也不一定能悟到觉性。我们做这个“原地经行”就和古人参话头是十分相似的。“原地经行”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找到觉性。我们以前办过一期课程,有一个学员开始做手部动作找不到觉性,我就让他去做原地经行。他经行了一会儿又回来坐下了,还是做手部动作,做了四天手部动作后,就跟我说:“老师,做手部动作挺舒服,心里很平静。”我摇摇头。他就感到奇怪。修行不就是要平静,心里舒服吗?老师怎么摇头呢?于是他就问其他练习原地经行的学员。他发现其他的学员要么就是昏沉要么就是念头多,要么就是烦躁无聊。结果呢,老师还说这些学员做对了。他就带着疑惑跟着其他学员去练习原地经行。到了第六天,他眼睛睁不开,昏沉,念头也多,他这才知道自己开始时,练习方法上出了偏差。昨天就有人有了进步,什么进步呢?原来不知道自己是用注意力知道的,还是用觉知知道的。他现在知道了,是用注意力知道的,还没有找到觉性。然后去问老师,我让他去做原地经行。这就是进步。知道问题,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半了。如果还不知道自己找不到觉性,还以为自己知道了,你就麻烦了。所以呢,大家要有耐心。修行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,甚至不是一生两生的问题。
       今天是第三天,学员和学员之间开始熟悉了,话也多了。有问题可以写在法工准备的本子上,找法工来解决。即使不讲话我们的妄念就很多,一讲话,讲话的内容会反反复复的在练习过程中出现,会影响我们的修行。所以不讲话这点很重要,希望大家注意。今天早上就讲这些,请大家继续练习。
       问大家两个问题:第一个,什么是佛教?佛教是觉悟者的教导;第二个问题,佛陀教导什么?佛陀说:我只教导苦和苦的止息。佛陀所教导的法并不是一种说教,并不是让大家来相信的。佛陀从来没有说过:相信我吧,我一定能让你觉悟。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。佛陀只是让我们去去实践他发现的法。佛陀讲了那么多经典,动中禅只引述了其中的一部,就是《葛拉玛经》。《葛拉玛经》里面讲了十个“不可以信以为真”。其中有:不可以因为是导师所说就信以为真;不可以因为它是载入经典就信以为真;不可以因为它是流传已久就信以为真;不可以因为道听途说就信以为真等等等等•••一共有十个“不可以信以为真”。同样,我在这个课堂上讲的这些,请大家也不要信以为真。在《葛拉玛经》这部经典里面它是这样说的:当你亲身体验这些,这些对你是有益的,你就接受它;如果对你是无益的你就舍弃它。用现代话来说,也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无论是佛陀讲的法,还是隆波田讲的法,还是我在这儿给大家讲的动中禅,不是让大家来相信的,是让大家来亲身体验的。如果体验到的这些法对你是有益的,你就接受它;否则就舍弃它。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。
       今天是第四天,可以说剩下用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。还是要求大家不要讲话不要偷懒。从今天开始,除了课间休息十分钟意外,累了不能休息,困了不能睡觉。只剩下不到四天的时间了,大多数人都有工作和家庭,拿出七天的时间来到这儿专门的修行,非常的不容易。对有的人来讲,一生只有那么一次,所以一定要珍惜。困了不能睡觉,累了不能休息,要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。中间十分钟可以休息,其它时间不能休息。只有这样,在七天里面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。再一个就是,在禅修过程当中不要掺杂其它的方法,这一点非常的重要。一个脚踏两只船的人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。没有一个禅修老师让你在修一个方法的同时让你去修另外的方法。根据我们的经验,在课程中只有服从老师的安排,按照老师教导的去做的人在这七天里面能获得最大的利益。参加完禅修空手而归的往往是那些按照自己意愿不听老师话的学员。我们举办动中禅课程有几十期了,参加的人有上千人。这是总结出来的经验。我们这个地方不是提供自修的时机的。希望大家对这一点要有所认识。今天就讲这么多。

 

第四天开示: 
       今天是第四天。“知道”有两种,一种是用注意力“知道”,一种是用觉性直接“知道”。所谓的直接“知道”,就是哪里“动”哪里“知道”。根尘一接触,马上就“知道”,立即就“知道”。再有一种“知道”是专注的知道,这种“知道”看到的不是实相,是经过加工了的。也就是说,我们应该在实相上下功夫。不要用思维,不要用感觉,不要进入一种状态。如果在一种状态下知道,在那种状态下知道的,是不真实的。在那种状态下知道的,就好像戴着一副有色眼镜看东西一样,看到的都不是真实的。希望大家注意这一点。就是哪里“动”哪里“知道”,哪里“碰”哪里“知道”,直接“知道”,立即“知道”。用专注“知道”或者说用注意力“知道”,比直接“知道”要慢半拍儿。如果用觉性直接“知道”的,那么练习起来是轻松而自然的;如果用注意力去“知道”的话,是很吃力的也是困难的。这一点请大家注意。
       大家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有所体验。一定要放松,不要有任何的期待,甚至连“觉知”都不要。只是轻轻松松的玩游戏而已。前天晚上有个学员跟我讲,他说:晚上最后十分钟,我就放轻松,一点儿期待也没有。结果真的发生了,真的“知道”了,想不“知道”都不可能。这种“知道”是自然产生的,不需要期待,一期待它就没有了。这是第一点。
       第二点就是,我们应该持续的用功。大家都知道,如果我们用炉子烧开水的话,如果烧上十分钟然后把火熄灭了,再烧上十分钟又熄灭了,那么这壶水能不能烧开呢?肯定是烧不开的。我们一个小时一轮换。钟声一响,这时候不要休息。从座位上站起来,要有觉性的站起来。从房间走出去,要有觉性的走出去。无论你是吃饭,上厕所,洗脸,刷牙,都应该有觉性的做,将觉性持续入链。只有这样,烦恼才能够从根本上连根拔除。不要钟声一响,就休息五分钟,休息十分钟。如果那样的话,那培养觉性又得从零开始。只有两个小时以后,我说可以休息十分钟,那个时候就可以休息。其它时间不应该休息。这两天还是陆陆续续有人讲话,强调不要讲话,因为一讲话,讲话的内容在练习中会反反复复的出现,干扰我们的修行。所以一定不要讲话。好,就讲这些。请大家继续练习。

 

第五天开示:
       外在的财富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呢?带来的只是方便。打个比方,我们在座的各位有的是乘火车来的,有的是乘飞机来的。坐火车与坐飞机有什么区别呢?只是方便和不方便之别。如果在飞机上一直想着家里或工作上的烦恼这些上事儿,那么在坐飞机的过程中他也不会感到快乐;如果坐火车来的,他一路上带着觉性做着手部动作的话,即使火车很慢甚至是晚点,这一路,他也是非常快乐非常幸福的。也就是说,外在的财富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,但是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快乐。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有钱人为什么还要自杀,还有痛苦烦恼的原因。一个人可以没有金钱,但是不可以没有觉性。一个乞丐,他没有金钱,但是他有圆满的觉性,他依然可以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。所以我们应该不断的培养觉性,积累我们内在的财富。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真正幸福的人。这是第一点。

       第二点,经过几天的练习,大部分人都在做原地经行。大家已经体验到了,这个方法非常的简单,更加直接,不容易形成专注。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讲,是更加适合的。那么,当我们的觉性强了以后,对觉性“熟练”了以后,可以不做原地经行,可以做两点之间经行,也可以做手部动作,也可以做原地经行。但是在练习过程中,如果我们觉性变得模糊,和注意力混在一起,这时候应该多做原地经行。因为这个原地经行不容易形成专注。想专注也专注不了,因为它是一下一下的。做原地经行的时候,当妄念比较少,觉性比较清楚,也就是这个“碰”比较清楚的时候,力度呢要稍微的小一点;当妄念比较多,来的比较猛的,一些烦恼情绪和一些感受生起来的时候,这时候应该加大点儿力度。也就是说,当风平浪静的时候呢,力度小一点;当波涛汹涌的时候呢,力度大一点。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,力度是不一样的;每个人在不同时段的力度也是不一样的。不要模仿其他人。所以要时刻调整自己的力度和节奏。这一点非常的重要。

       第三点,在练习的过程中,如果你是有觉性的在练习的话,你的旧的烦恼习气会不断的从心的底层涌到心的表面上来。这就是检验你自己修行是否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指标。如果你是用注意力练习的话,那么在这七天里面,你得到的只是平静。你的烦恼习气不可能从心的底层涌到心的表层上来,更谈不上把旧的习气连根拔除了,只是得到平静而已。在练习的过程中,我们的烦恼习气,是一层一层的被剥掉的。也就是说,上午感到状态很好,可能到了下午妄念就很多了起来,烦恼的旧习气也会上来,过去那些影响我们工作和生活的那些不愉快的事儿都回忆起来了。它就是这样,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。象正弦曲线一样,每一天的状态是波浪起伏的。当我们修行的状态比较平静的时候,我们不要沾沾自喜;当状态波涛汹涌的时候,也不要灰心丧气。特别是烦恼习气完全涌上来时,把你的觉性都完全淹没了,一点觉性也找不到的时候,这时候你一定不要休息,要更加用功的练习。这就好比,我们从井下提了一块大石头上来,这时候应该加一把劲儿,一口气儿把它给提上来,也就是说,应该把烦恼习气一口气连根拔除。如果是连根拔除的话,它以后再也不会影响到你了。在这一点上,一定要搞清楚,搞明白。有时候在练习的过程中,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烦恼涌上来,就觉得好奇怪:本来好好的,怎么一点点小事就把我的那个旧习气给勾上来了?就是如此。就是连一点儿小事儿也没有,旧习气可能也会随时出来。所以大家对这一点应该有个正确的认识。所以当烦恼习气上来的时候,应该更加刻苦用功,把力度做的大一点儿,眼睛看远处。别和烦恼在一起,和觉性在一起。这样呢,烦恼就会逐渐逐渐的一点一点的消失。因为任何的身心现象,有生一定会有灭,我们不要干扰它生灭的规律,让它自然生起自然的灭去,我们只是简单的知道肢体的“动”和“停”,简单的知道脚和地面的“碰”就可以了。也就是,我们唯一的工作就是,觉知肢体的“动”和“停”。其它的都不管,让它自生自灭。

 

第六天开示

       今天是第六天了。剩下用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。希望大家在剩下的这段时间里面,一定要好好的用功。已经找到觉性的人要明确一点:什么是身,什么是心,什么是身动,什么是心动。身,我们大家都知道,就是色身,比如说,手动的时候(同时做手部动作)的这个手,这就是身;什么是心呢?手动的时候,对手“动”的那个觉知,这就是心;什么是身动,手的动就是身动;什么是心动?就是我们的心被妄念,感受拉跑,不在当下的时候,这就是心动。所以在练习的过程当中,一定要知道这四个概念。什么是身?什么是心?什么是身动?什么是心动?并且要清清楚楚的知道,要不断的确认:这是身!这是心!这是身动!这是心动!只有不断的确认,才会对我们的练习更加的熟练,不会走弯路,不会用注意力去知道。无论是身也好,心也好,身动也好,心动也好,这四个概念和注意力一点儿联系也没有。好,今天早晨就讲这么多,剩下的时间大家练习。

 

第七天开示: 

       还有不到一天的时间。这期学员,大多数都找到了觉性。以前没有过这么多,少的时候有三分之一,多的时候差不多一半。对于相当多的学员来讲,练习的过程是这样的:一开始,无论如何找不到觉性,就是不知道什么是觉性,为什么这样?就是因为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,烦恼的多少不一样。如果烦恼比较多的人,一开始觉性完全被烦恼淹没了,就好像杂草非常的高,牛藏在里面根本看不见一样。这时候怎么办呢?必须去做原地经行。手部动作也不起作用,两点之间经行也不起作用。如果找不到觉性,即使佛陀坐在这儿教你,隆波田坐在这儿教你,也没有用。所以觉性是敲门砖,如果找不到觉性的话,就没办法进入智慧这座殿堂。没有智慧就没法拔除烦恼,因此呢,对于相当多的人来讲,第一步是先要找到什么觉性。也就是用原地经行这个方法来找到觉性。找到觉性以后就像禅宗的“十牛图”一样,就等于“见牛”。“见牛”只是见到了“牛头”“或者牛尾巴”,但是呢,还见不到整头“牛”。也就说,这头“牛”会时隐时现,也就是在练习的过程中,有时候是用觉性知道的,有时候是用注意力知道的。就是两个混在一起,自己搞不清楚。这时候怎么办呢?还得去跺脚,还得去做原地经行。做原地经行的目的有两个:一个它不容易连成片,不容易形成专注。练习手部动作或者两点之间经行,搞不巧就成了专注了。成了专注,那个“杂草”不但是没有枯萎,反而是越长越高,那个“牛”不但见不到,却藏的越深。这个原地经行不但可以找到觉性,还可以减少烦恼。它是减少烦恼的一个很好的方法。也就是说,第二步,还得做原地经行。当烦恼比较少了,杂草比较矮了,“牛”露出来的多了,也就是说觉知的时间长了,用注意力的时间少了,这时候你可以做手部动作或者两点之间经行都可以了。所以呢,修行有一定的次第。练习方法上要适当的掌握。不能随便找一个方法,不能随便参加一个课程。搞不巧,离佛陀发现的那个正道越来越远。这是第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   第二个,昨天有学员问我,回去后,能不能给我打电话?我们动中禅强调的是“以觉性为师”。回去后,练习中如果有问题有疑惑,应该是问觉性。觉性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师,真正的教导来自觉性。老师给你回答的是老师的答案。老师的答案不能成为你的答案。老师教导的只是文字和语言,只有自己体验到的,那才是真理。特别是有心理问题的人,回去以后,在练习的过程中,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,如果有问题,我可以保证,原地经行四个小时,答案肯定有了。有时候你打了电话,我不一定接,即使接了,还浪费你的电话费。所以呢,有问题一定要问我们的觉性,觉性才是我们根本的老师。不但是有心理问题的人,任何人有问题都可以问觉性。我自己在练习的前几年里,有问题也没有老师也没有同修,想问也找不到人。怎么办?只有把问题放下,没别的办法,然后去练习。后来这些问题的答案一一都出来了。从哪儿来的?就是从觉性中来的。

       再一个问题是,在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比较强烈的身心反应,可能练习不下去了。这时候怎么办呢?这时候停下来,不要练了。然后到公园去散散步,也可以到商场去逛逛商场。晚上的话,可以打开电视机,看看电视剧。只要不练习了,那种强烈的感受,强烈的情绪会慢慢慢慢的消失的。为什么这样?因为对初学者来讲,我们的觉性,我们的“猫”比较小,“老鼠”比较大。也就象挖井一样,挖上来一块大石头,这块大石头有五十公斤,我们这时候身体比较虚弱,只能提三十公斤,那么五十公斤的石头三十公斤的力气怎么能提上来呢?这时候应该学会放手。所谓学会放手,就是不要练习了,停下来,干点别的。移开注意力。把那个石头放下去,然后等心平静了,再继续练习。我们练习的目的就是培养觉性,让我们长的身强力壮。等有了足够的力气,等我们的力量大过石头的力量的时侯,就可以一口气把它给提上来。这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。就是遇到强烈的情绪,强烈的感受,没法控制,没法解决的时候,停下来不要练习了。然后去逛逛商场啊,去公园散散步啊,看看电视。遇到这种情况,不要认为是这个练习方法出了问题,也不要认为你练偏了,练的不对。好,请继续练习。


路过

鸡蛋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感谢

我爱你

拥抱

评论 (0 个评论)

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| 注 册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喜悦家园 ( 京ICP备12029068号-1   对不起,请原谅,谢谢你,我爱你。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GMT+8, 2024-5-10 05:23 , Processed in 0.059571 second(s), 22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