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开心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 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用微信登录

搜索
查看: 4895|回复: 0

王凤仪性命哲学浅述-第一章 性心身各论-二、心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11-20 22:39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王凤仪性命哲学浅述
      以志 著  
      
      第一章 性心身各论
      二、心   
        心是三界性身的枢纽,又是阴阳交关处,一念为善,便可上达为圣为贤,一念为恶,便可下达为妖为孽,圣贤与妖孽,都是由心来作主。心对人一生的行止作为,起着决定作用。心在佛家泛指一切精神现象,作为一切精神现象的总称,故曰:“一切唯心造”。儒家把心作为道德修养的关键,故曰:“正心修身”,“存心养性”。不论宗教哲学或道德伦理,都把心摆在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位置。      
        心如此重要,那么心的来源怎样呢?先生说:“地赋以命曰心”。人的出生离不开阴阳,天为阳,地为阴,人受阴阳之气以成形。天赋以性,每个人都是出生在一定的环境中,此环境可理解为“地”。地赋以命。人不可能脱离环境而生存,环境便决定了人的命,“命者名也”。(详见《性命界说》)  
        先生说:“除了自己以外,周围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命”。人的生存是脱离不了人和物以及环境的。出生在此环境,即有此“命”,便开始形成了在这个家庭中的不同角色(尽管他自己不懂),如当儿子、女儿、弟弟、妹妹、孙子……(都离不开环境)。故曰:“地赋以命”。人“对境生心”环境千差万别,人的心理活动也必然千差万别。佛家讲“心本无生,因境有”,境不同,心理意念也必然不同,这便是“命曰心”。例如有了妻子才当丈夫,便有丈夫的心理活动,就应心存丈夫之道;有了孩子,才当父母,便产生父母的心理活动,同时就应心存为父母之道。又如从来没看见过白色的人,他便不清楚什么是白色,从来没闻过香味的人,他便不清楚什么是香味。由于看过白色,闻过香味,才产生白色香味的意识,即“对境生心”。当然,心又能反作用于“境”,可以改变环境,改造命运。  
        从前西方有一个王子,刚一出生,父亲的王权便被推翻了。新的政权把这个小王子关闭到一个与外界长期隔绝的小屋子里,只是给他留一条活命,待到十六、七岁时,放他出来,他便什么也不懂,连话都不会说,成了一个白痴。这就是因为他面对的环境,只是一个小黑屋,根本没具备能使他的“心”成熟起来的环境与条件。又如印度发现的狼孩,毫无人的意识,这都充分地证明了“对境生心”的道理。明乎此,则“地赋以命曰心”的问题,便很好理解了,当然,也可以理解为“地府赋以命曰心”。  
        有人要问,那个小王子从小就没受到后天恶习的染污,他的心不是非常纯净善良的吗?其实并非如此,他已失去原本真心的智能,乃是长期处于蒙昧无知的浑噩状态,而人的原本真心是经过长期打磨修炼净化的结果。  
        上述内容,只是对“地赋以命曰心”的浅层解释,如深入地探讨,则必然涉及到宿世业力与因果等道理,人的投生都是受业力的牵引,所谓业力的牵引,并非有外力驱使,而是自己宿世的心理行为形成的业力所决定。“命曰心”,命是由人的宿业所决定的,如果只言“命”而不讲“心”,则命便成为固定的了。然而心是变化的,是自主的,是阴阳交关处,可善可恶,可上可下,是灵活的,所以命也是可变的,是可以自主的。  
        心与性的关系是怎样的呢?宗教也好,哲学也好,谈到人的精神修养如何提高境界时,都离不开心和性。儒家讲存心养性,佛家讲明心见性,道家讲修心炼性。佛家说心性不二,在应用时,往往心性二字通用。所以有人把性比作水,叫做真如本性,也叫自性,把心比如波,即是心念、妄心、贪心以及印象、感受、思维等心理现象。水和波一静一动,不二不一,但其作用并不相同,心是幻生幻灭随缘而变的东西,是对境生起来的心念和思想。用这个心,可以为善,可以为恶,可用以成圣成佛,亦可用以为妖为魔,可用来成就事业,亦可以此受尽羁绊。那么性呢,虽然摸不着,看不见,却是心的动力与能量的源泉,是生命的根本。  
        儒家讲尽心、知性、知天,明确了性源于天,人天合一的哲理。孔子说:“操则存,舍则亡,出入无时,莫知其乡,惟心之谓欤”。说明了心这个东西,是不好驾驭的。常言说:“心猿意马,易放难收”。故修身必须首先从心上下功夫。人一生的境遇不同,有时可以改变,也有时很难改变;但为善为恶,道德品格上的差异,完全可由自心决定,自我掌握,可随时改变。  
        心有道心、人心之别。《书经·大禹谟》说: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”。人心包括妄心、私心、贪心,以及恩爱缠绵,恨怨交炽,情牵物累等心理活动,又称“后天心”,其行踪不定,变化无常,不易把握,是非常危险的。故曰:“人心惟危”。道心是公而无私,与人为善,道理常存,胸襟开阔,知足常乐,不为形所役,不与世浮沉,常处于觉醒状态,能自我主宰的。此心态的变化是非常微妙的,要从细微的一念处下功夫。所以说“道心惟微”。后天心(人心)要克制,要削弱,要消除,道心要充实,要发展,要增强。道心是与天性统一的。  
        1、人心  
        修心的关键是要改变人心,净化人心,常存道心。但首先必须认识人心及其严重的危害性,人心一旦膨胀起来,便是财富越多越好,地位越高越好,权势越大越好,享受越丰盛越好。总之,天下所有的好事,我都俱备才好。为了达到此目的,竟而不择手段,且永无满足之日。殊不知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,其后果没有不以恶贯满盈、身败名裂而告终的。  
        人心活动,出没无常,不易把握。在此,仅就其常见者,略做剖析。  
        (1)贪心  
        贪是“人心”诸多表现之首。人们对金钱正确的取得和使用,可以给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和快乐。但往往受贪心的牵引,终生奔波,无有已时。尤其是那些由于分外之贪求,不知有多少人陷入深渊而不能自拔。贪的对象,无非是财色名利,权势地位,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多的享乐,更大的幸福。但到头来,往往是事与愿违,适得其反。因为他不知道,物质生活越丰足,往往是精神生活越空虚,而物质再丰足,也弥补不了精神上的空虚。何况一个人无论多么富有,他所能享受到的东西,毕竟是有限的。常言说:“家有千顷良田,夜眠不过八尺”。人们为了金钱,疲于奔命,绞尽脑汁,但发了大财后,却背上了极为沉重的包袱,日夜忧虑。为了如何能保住这些财富不受损失,更要加倍费尽心计。况且富有了之后,对子女溺爱,娇生惯养,使之依赖成性,正是贻害后代。一旦人们在金钱欲望泛滥之时,欲火燃烧,为了猎取更多的财富,不择手段,就会象飞蛾扑火般的自取灭亡。因此在发财之后,仍能于财富之中寻出真正乐趣的人很少,孔子说:“放于利而行,多怨”确有道理。  
        金钱和色情原是一丘之貉,二者常常是相伴而行的,有的人以为有了金钱便有了一切,殊不知金钱不是决定人们幸福的唯一因素。金钱虽然可能攫取美色,但买不到纯洁的心灵。历史上由于金钱美女给人们带来祸患的事例,不胜枚举。  
        贪得无厌,不仅造成道德品格堕落,并且最后无不酿成可悲的下场。所以先生说:“贪就亏天理债”,经常教人们去掉贪心。佛家更把“贪”列入“三毒”(贪、嗔、痴)之首。  
        (2)私心  
        私心是“后天心”的核心,一切以我为中心,遇事先为自己打算,看看是否于我有利,是否有便宜;占便宜就乐,没占着便宜就不高兴。如果吃亏了,就要生怨恨心。私心是豢养一切后天心的巢穴。是所有烦恼与痛苦的根源。一旦个人利益受侵犯,自尊心受伤害,便立刻产生敌对心理,严重时便采取报复行动,往往造成不幸的后果,常言说:自私之心,人皆有之。但私心之泛滥,超越一定规范,侵犯了他人的利益时,就要引起对方的反感,甚而闹起纠纷。反过来,如果遇事多为他人着想,做到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这便是儒家的“恕”道了。  
        私心越大,则苦恼越多,为何这样讲呢?私心大的人,他的贪欲也必然多,那么满足不了的欲望,当然也要多,当着一个欲望达不到时,就很不愉快,何况更多欲望不能满足时,不就苦恼重重了吗?而且被私欲牵着鼻子走的人,永无满足之时;旧的欲望满足了,新的欲望又产生,欲望是无底深洞。既然私欲永无满足,则他的苦恼便永无尽期。这正是自己欺骗自己。所以常言说,欲壑难填,就是这个道理。多数人把金钱看得太重,殊不知他占有了金钱,而金钱却占有了他的灵魂(全部精神为金钱所役)。如果财迷心窍,竟而失去理智,贪赃枉法,偷盗抢劫,图财害命,结果不但得不到幸福,反而落入法网,甚至丢掉了生命。  
        有人说,人类正因为有欲望,才能不断的进步,才有科学的发展,这话诚言之有理,完全正确。然而那些私欲泛滥,作恶多端的人与造福人类的科学家,岂能同日而语?  
        (3)妄心  
        胡乱的想法,荒谬的打算为妄心。它的建立既无可靠的真实基础,又不能从现实出发,随意所为,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的意愿,且使心绪不宁,竟而精神恍惚,徒增烦恼。有时妄念是无意中产生的,来无影去无踪,是修心养性者的极大障碍。但也有的妄心,是有目的有计划的,表现了个人的狂妄自大,想入非非,往往结果一场空,这种人的思想活动,乃是私心膨胀的又一个侧面。由于荣华富贵名利地位之心牵引,常常把人们拉入绝境,理想幻灭,希望落空,自信心崩溃了,跌入深渊,这便是他一开始就不能充分认识自己,而轻举妄动的结果。其实,财富、名利、地位都不可能永驻,都不是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所在,而是些虚妄外在之物。人们由于追求它们生起的妄念,污染了自己的本性,造下了罪业。  
        那么又如何对治妄心呢?一是充分认识自己,正确认清现实,不可跟着个人的私心妄念盲目奔驰。另有一种高层次对治妄心的途径,便是“见利思义”、“唯义所在”。只要是在道义上应该做的,不问利害得失,要勇往直前,只管耕耘,不问收获;如果于道义上良心上说不过去,虽然前面是一项难得的财宝,唾手可得,但也绝不动心,这便是道心做主,妄心让位。  
        (4)怨恨心  
        怨恨心多发生在个人利益受侵犯,感情受伤害的时候,常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。如怨恨之心发泄于外,便是秽言出口,撕破脸面,或采取报复行动;如蕴于内,则愤愤不平,怒气填胸,痛苦不堪。追其根源,则不一定是什么原则问题,往往由于一句话或一点小事引起。其实如果不是由于对方说话无礼,便是你个人心胸狭窄,缺乏涵养。事情怨谁,暂且不论,只就把自己气得如此苦不堪言,便是个极大的损失。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:“为了他人的无理而生气,便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”。其实行为无理的本人不一定受到惩罚,而你却因此气得头昏脑涨,身心俱损了,这不是你当即受到“惩罚”了吗?凤仪先生说:“看他人不对正是自己不对”,即是指此而言。无病的人可由此气出病来,有病的人可因此病情立刻加重。但这对彼此矛盾的解决,毫无补益,而自己却首先承受了这场冲突所带来的后果。  
        古人说:“气为诸病之源”。又说“百病从心生”。先生说:“心中常存他人的好处便是存阳,常存他人的短处,便是存阴”。阴气存多了必然生病,这就是说明由于不良的心理因素,直接影响了生理因素。举一个人所共知的例子,人们在心理不愉快或精神烦闷的时候,不管什么样的美味佳肴,也吃不出味道来。又如长期怨气闷在心里得不到发泄时,更极易患膨闷胀饱,消化不良等病症。至于由于精神因素而患了严重的疾病者更是常见的。如由于一场暴怒而引发了脑血管疾病,确是时有发生的。其实有许多种疾病都来自心理因素。  
        凤仪先生说:“人与人不和是因为有心,心(人心)是个小人啊!”由于人心在作祟,可引起很多的家庭不和睦,如夫妻反目,婆媳不和等现象,确是随处可见。在人群中由此而发生殴斗,甚至流血事件,也不时出现。所以恨怨心是家庭和社会不安定的祸源,尤其对一个人精神境界的提高,以至自我解脱,乃是最大的障碍。所以凤仪先生把化除气火,列为修心养性最重要的课题之一。不论儒、释、道哪一家,都把心性的修炼,作为超凡入圣的必修之课。  
        (5)淫欲心  
        金钱美色对人的诱惑力最大,吸引力最强。尤其美女这一关,古往今来,英雄豪杰闯不过去的,大有人在。再者那些财大位高的人,他的淫欲之心,可肆无忌惮地泛滥,致使地位越高,则人格愈低下。他手中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,可以为所欲为,结果陷落深渊,身败名裂者,不胜枚举。所以修行人把戒“淫”列为最重要的戒律之一。  
        修道的人最重“定静”二字,淫欲之心不戒除,怎会定得住,静下来,怎能坐到净化心灵?一个人,如果色情之火在心里燃烧,不必说修道之士,就是作为一个普通百姓,也已经不“称职”了。特别是整个心灵被淫欲占领时,便什么荒唐事都可以干得出来。比如同甘共苦几十年的结发妻子可以抛弃,对儿孙可以不顾,而迷醉于寻花问柳。所以淫欲对性灵的污染最为严重。孔子有“戒色”之训,正是为此。  
        陷在色情旋涡里的人,如果是一个学子,绝读不好书;如果是一个工作人员,绝不能一心为人民服务;如果是一个军人,绝打不好仗。淫情如果发生在家庭里,则夫妻必要分崩;如果发生在人群中,则必要闹得人际关系龌龊。总之,它象毒瘤一般,生长在哪里,哪里必要溃烂,所以戒淫欲是作完人的起码条件。  
        (6)虚荣心  
        虚荣心即是羡慕追求表面的光彩、体面,而不是着重实质的进步与提高,好虚荣的人从想的到说的、做的,往往都没有实在的基础和真实的内容,却处处要与人相比,贪好攀高,其实“贪好”与“做好”有两种不同的内涵,贪好是想要把好事(如名、利、财、色……)都归于我,而做好是向好的方向去努力。好虚荣的人,本来没有充足的经济条件,而硬要千方百计装做富有,本来没有那么大的本领,偏要把自己装扮得很有才华,一旦做出一点成绩,便沾沾自喜,很怕别人不知道。由于这种虚荣心的驱使,平日很难踏踏实实地工作,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来,但却是死要面子活受罪,自尊心很强,不愿让别人指出缺点,提出意见,不肯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,处处离不开虚伪的面纱;如此做人,永远不可能有开阔的胸怀,坦荡的情绪,更不可能与人坦诚相见,肝胆相照,这岂不是永远做一个不实事求是的假人吗?有句名言说得好“虚荣很难说它是一种恶行,然而确有许多堕落者,就是从这里开始,走向堕落的深渊”。  
        虚荣心太强的人,不可能肩负责任,更不可能做出一番事业。他的意志很脆弱,感情易波动,经不起坎坷逆境的考验。因他的内心总是被虚荣二字羁缚着,见不得一点“不好”和打击。他的所谓成就,都是建筑在虚假的基础上,有时做了一些好事,目的也是为了求人知,如果事与愿违,他便懊悔不已,认为好事白做了。所以凡是为善而求好报者,严格说来,都属伪善。只有认定“众善奉行”是天经地义,不含任何私心,方为真善。所以凤仪先生说“学好(求好)的人多,学道的人少”。  
        (7)嫉妒心  
        对才能、名誉、地位或经济条件比自己好的人,心怀怨恨谓之嫉妒。原来对方并未侵犯他的利益,伤害他的感情,而是他单方面产生的敌对心理。只许他永远居于领先地位,不许别人超过他。假如人人都存这样心理,人类还能进步吗?恐怕永远停留在原始蒙昧状态了。所以嫉妒心理是人类前进的最大绊脚石,对个人来讲,存有这种心理,便永远不会上进。如果反过来讲,别人进步我高兴,我可以向他学习,别人的成功我欢迎,欢迎社会上又增加了新的成果。这两种不同的心态,便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。前者对己对人都有害,后者对己对人都有益。然而却有些人死死地抱着嫉妒心而不放,可见嫉妒心是何等的顽固与卑鄙了。欲修身立命者,存有嫉妒心,正与把船牢系在岸边,虽欲撑出半步,也绝不可能的道理是同样的。  
        有人问亚里斯多德:“为什么心怀嫉妒的人,总是心情不快呢?”亚里斯多德回答说:“因为折磨他的不仅是本身的挫折,还有别人的成就。”  
        嫉妒心如果滋长在位高权大者身上,便可助长其杀机,在他身边的人,前进的步子比他稍大一点的便危险了。轻则压制,重则被除掉。古人说:“人心惟危”,于兹愈可证其言之确凿了。所以先生说:“嫉恨是造孽的总根”。  
        (8)牵缠心  
        牵缠心的表现是拿起来放不下,粘上就摘不开,致使心灵上的压力沉重,有时陷进去,长时间不能自拔。牵缠心多表现在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其中尤以对人的牵缠最为严重。例如在家庭里,上有父母,中有妻子,下有子女……,在各种关系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常言说:“儿行千里母担忧”。诚然,父母对子女的牵挂最为严重,子女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,时时处处都在牵着父母的心。幼小的时候,生活不能自理,离不开父母的照顾。然而由于过分的牵心,往往变成溺爱,失去严格的要求与正确的教育。因而过分的疼爱,对某些事情就不能正当的对待与处理。比如医院里有多年经验的老护士,为患者注射,本来是很平常的事,但对自己的小孙子注射时,竟弄得手足无措,这是什么原因呢?只因为中间有个“亲情”在障碍着,缠绕着。因此常常是很简单的事,反而复杂化了。所以身上的重负放下容易,心里的重负放下就非常难了。  
        牵缠心的突出表现是“爱别离”。人常相聚首,而一旦生离死别,会给人带来极大的伤感与痛苦,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夭折,有时多年不能忘怀,严重的影响身体健康。夫妻长期居于两地,互相牵心,昼思夜想,心绪不得安宁。情人一旦失恋,便痛断肝肠,甚至走上绝路。此类牵缠心都不是用语言劝说所能轻易奏效的。看来牵缠的魔力竟而能致人于死地,真是不可思议。所以牵缠心往往能把一个人长时间困在精神的牢笼里,无法自我解脱。先生说:“以情相恋的,都是冤缠鬼”。牵缠多么可怕!  
        学道者最怕牵缠。有牵缠便不能“制心一处”,致使精神分散,严重时可把个人的整个心身搅乱,弄得神魂颠倒,神不守舍,如痴如呆。有的人修炼一世,在功果即将圆满时,竟而被放不下的心事,或未了的念头牵回来,而未得解脱。传说古时有一位修行多年的道人,道果成就,正值升天之际,忽然想起来,平生最为心爱的珍宝,灵魂便立刻退转回来了。俄而觉悟道:“啊!原来是这个小东西把我拽回来了,使我数十年的道业,毁于一旦!”一激之下,便摔碎了珍宝,后来继续加修,彻底了脱一切,才轻松自然,毫无牵累地羽化了。所以凤仪先生说:“人不成道因为牵缠,只是牵缠二字竟把佛祖吓得大哭。”这种激切地警语,有力地说明了牵缠挂碍,对修道的人是最大的危害。  
        修道者能在修行的过程中达到割情断爱,确是大丈夫气概的表现,所以古人说:“太上忘情”。这样才有了脱尘寰的资格。那么怎样去掉牵缠之心呢?首先要做到“求己而不求人”。孔子说:“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”。人的一生最大的事,就是尽到自己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,责己而不责人,最后做到无愧无悔,心安理得,了却一切。尤其是在伦常之中,更是如此,只要对人尽到我应尽的力量就可以了,正如我欠人的债都还情了一样的轻松。至于对方如何,就不必更多地过问了。相信他的命运,最终还是由他自己决定,别人是无能为力的。“助长”不但无益,反而有害。正好象植物的成长,各自有它不同的规律,你再着急,时候不到,也是不能成熟的。这说明牵缠挂碍是毫无用处的,只能有害于自己。说到究竟,欲彻底去掉牵缠心,还必须看破一切,放下一切。  
        (9)多疑心  
        疑心和信心是相反的。多疑的人,一生难负重任,难成大业。他处人不能推心置腹真诚相待,常好望空捕影,无中生有。不是想这个人对他有意见,就是想那个人讲他的坏话,总是疑神疑鬼的。如果身为领导,他不能相信下属人员,不敢大胆用人,不敢放手,所以,他手下的人,无法施展才能,难成事功。这样人,交朋友也很难坦诚相见,患难与共。在家庭里如果狐疑心重,对人处处提防,时时小心,则夫妻很难和睦,无形中使对方精神受到束缚,往往伤害人家的自尊心,必然造成很多烦恼。其实多疑心的人,对事物的判断,常常失去准确性。  
        有远大理想的人,必须有足够的信心和坚定的意志,方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,潜能才能发掘出来。如果信而不实,疑虑重重,劲头便不足,才智也不可能充分发挥,这样的人的事业成功率就要降低了。  
        信心真,信力足,才会产生真实的感情与旺盛的力量。比如看电视、看戏剧,看到动人处,与剧中人同喜怒,共哀乐,这是与剧情完全打成一片(已无半点怀疑)的结果。否则认为剧情是假的,剧是人编的,这就不能产生真实的感情了。很明显,信心与疑心是两种不同的心态,便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。  
        对宗教,性理疗病或气功,都必须有十足的信心,方能产生力量,所谓“信则灵”,就是这个意思。有了信心,就等于把电视机的开关打开,调好频道,节目自然能收来。而怀疑心就等于开关闭着,再好的节目也收不来。又比如铁锅有砂眼,球胆有漏孔,总是要漏水跑气的。信而不实或者多疑心的人,正象那砂眼和气孔似的,终难完成其功用。所以凤仪先生说:“人,必具大信力才能成道”。  
        (10)依赖心  
        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谓之依赖。依赖常了,便养成依赖心。幼小的时候,生活不能独立,依靠父母,这是正常现象。但已经到能够独立的年龄,仍然处处依赖父母或他人,就成为人生一大缺陷了。  
        生活上能自立,经济上能自给,是一个健全人所必须做到的。否则,只是饭来张口,衣来伸手,终日无所事事的人,便成为寄生虫了。这样的人活得毫无意义。所以生活上能自立,是每一个人生存的起码条件。  
        人要想生活得有意义,有价值,有真正的幸福,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能自立,更重要的是在精神生活上也能自立。如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,必要依靠某某人,离了他(她)就不能自立(病残者除外),一旦遇到生离死别的情况,便一蹶不振,痛苦不堪,此时,物质生活再丰足,也难有幸福了。又如在团体中依靠某上司的私人关系,被提拔上去,一时扬眉吐气,不胜荣耀,然而有朝一日,某上司下台了,他也必然随着垮下去,这便是依附他人不可避免的结果。  
        人必须打破依赖心,不靠任何人的权势,全凭自己的德才,一步一步,脚踏实地地走上去,这样才会有稳固的根基,光明的前途。  
        学道的人更贵自立,有一首描写云游禅僧的诗偈:“一钵千家饭,孤身万里游,为了生死事,乞化度春秋。”如此顽强的自立性格多么潇洒而高洁啊!这并不是提倡出家,而是赞赏这位禅师为了探寻真理体验真理的卓绝独立的精神。其实不仅是修行的僧人,即便是一位作家或科学家,都有甘于寂寞,富于自立的品格。只有耐于寂寞的人,才能永不寂寞,这正是一种可贵的高尚的自立精神。  
        依赖心强的人,是不能修道的。修道者要不畏艰苦,不怕孤独,箪食瓢饮,也能安贫乐道,坎坷逆境,也能泰然处之。少欲知足,自然少生烦恼。  
        先生说:“不能自立的人,何时也不能出苦”。因此,他才风尘跋涉,奔波四十余年,创新女子义学,让女子读书自立,以求永远出苦得乐。  
        (11)挑剔心  
        对人对事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便是挑剔心的表现。可是还美其名曰:“一贯认真,对人负责”。实际上是缺乏修养,涵养力很差的反映。如果在家庭做老人的,对子女总好挑剔,本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,往往弄得儿孙不知所措,因而不愿接近老人,甚至成年之后,便要远离开家庭,所以好挑剔的老人,有福也享不好。夫妻间吵架,也往往是由一些小事引起,其实也正是挑剔心从中作祟。  
        作为一个团体的领导,对群众专好从细节小事上着眼,吹毛求疵,往往在大事上忽略,造成因小失大。不仅对群众工作搞不好,并且很容易影响了大事,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,不可以平均使用,必要先抓重点,如果大事小事都用同样的力量去管理,恐怕西瓜芝麻一齐去。郑板桥所说的“难得糊涂”,就是指对小事不要过分挑剔,视若糊涂。但对大事原则问题,却毫不含糊,正是小事糊涂,大事明白。  
        对着重修心的人来说,好挑剔即是“分别心”的泛滥,把自己陷到是非的旋涡里,便要过分的计较是非。古人说:“水至清则无鱼,师过察则无徒”。对人过于苛察,便显得毫无涵养,使人对他不得不敬而远之了。俗谓“宰相肚里能撑船”乃是胸襟开阔兼容并蓄,善养人才的表现。《易经》说:君子以“厚德载物”。正是说的这种容纳一切的精神境界。  
        (12)争理心  
        人在彼此闹矛盾的时候,往往认为责任在对方,而自己有理。从刚懂事的小孩到耄耋之年的老人,绝大多数人如此。这种争理之心,几乎人皆有之,事实上并不一定是真怪对方,然而矛盾发生之后,能够主动承认错误的人,是很少见的。人我之间的关系不和谐,常常闹纠纷,其关键即在于此。更有甚者,责任明明白白是在自己身上,却强词夺理,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。  
        争理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。如自己认为过去我对他有许多好处,但是现在他把我的好处全忘了,认为他太对不起我了。  
        又如某件事的成功,都是我的功劳;然而办糟了,便推卸责任地说,都是他的过错,与我没有关系。这是推过揽功,认为自我一贯正确,总是有理的表现。  
        争理的表现是多方面的:  
        1. 我做了许多好事,花费很大的力量,但是没有人看见,没有人说我好。早知如此,不如不做了。  
        2. 这宗活就是我最卖力气,别人都不使劲,我太不上算了。  
        3. 我吃点亏没关系,但是吃亏要吃在明处,让大家知道。  
        4. 这事不怪我,是他们的误会,非弄个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不可。但是一时搞不清楚,怎么办呢?几年也搞不清,你还怎样呢?背着多年冤案的人,又该怎样?  
        5. 按道理涨工资本应有我的份,但没涨上没关系,我不是争这几个钱,就是要讲讲这个理(其内心里还是为了这几个钱)。  
        人群中,上述争理的现象是常常发生的,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表现。它不仅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和谐,更重要的是给自己增加了许多烦恼,然而徒增烦恼,对事实又有何益?尤其对心量狭窄的人来讲,可成为很大的精神压力,甚至成了多年的沉重包袱,严重地损害了个人的心身健康,竟无法自我解脱。  
        然而上述事实,如果放在一个有远大志向,胸襟开阔,能高瞻远瞩的人身上,很可能是与上述情形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心境了。他能把那些别扭事视为对自己的一种考验,或严酷的锻炼,多从有利的方面来想,这就叫作内心世界的“拨阴反阳”。  
        争理现象在家庭与亲友之间,更是常常发生。如由于说话、处事,彼此认为不合理,而引起了争执。尤其亲友之间,由于礼尚往来,厚薄亲疏等而引起争理的情况,更是常见的,有的表现在外,有的暗含于内,都会带来种种不愉快与麻烦。所以凤仪先生说:“断不了争理,断不了是非”。  
        (13)自满心  
        《书经》说:“满招损,谦受益”。这句话,所以能被千古传颂,只因它道破了颠扑不破的一条真理。人不论在知识、学问、才能或德业上,一旦自己认为满足了,便是固步自封。其实不仅是止步不前,反而要后退了,自满是走下坡的开端,潜伏着失败的种子,月盈必亏,自然之理。所以只有谦虚,才会使人不断进步。  
        如作为一个读书的学子,有自满心,其学业必然退步,古语说:“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”。又说:“学无止境”。学问既无止境,怎能容得自满呢?自满的实质,就是骄傲自大,做出一点成绩,沾沾自喜,甚至自夸自擂,自以为了不起,这样,不仅消退了前进的动力,且暴露了自己的轻薄肤浅。  
        学道的人更忌自满,自满是求道者的最大障碍。有一位南隐禅师,一天当一位学者向他请问什么叫做“禅”时,南隐一言不发,只是以茶相待。他持着茶壶,向杯子里倒水,杯子满了,仍继续注入,水都溢出来了,还是不停止。这位学者眼见茶水四溢,直到再不能沉默下去了,慌忙提醒说:“禅师,已经满出来了,不要再倒了”,南隐禅师点了头说:“你就象这只杯子一样,心里装满了你那偏执的看法与成见,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,我如何对你说禅呢?”所以先生说:“人得空出来,才能归先天。”  
        (14)执着心  
        人的一生,基本上都是在追求满足欲望中度过的。如权势、地位、财富、名利、爱情等等,以为拥有这些,就能得到幸福。然而,真的得到这些,就幸福了吗?恐怕过不多久,依然烦恼重重,痛苦不堪,其原因何在?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探讨。况且有些认为是幸福的东西,转眼又变成痛苦了。比如人们以为升官发财是幸福,然而,一旦丢了权势,损失了财产,便立刻成为极大的痛苦了。又如赌博的人,在赌的时候,以为是最大的兴趣,但输了钱便马上带来不兴趣。吸鸦片的人,当时的兴趣飘飘然,无法形容;然而,一旦犯瘾了,或家业败落了,其狼狈相也是无法形容的。诸如上述的幸福与兴趣,都是非常短暂、转眼即逝的,“欺骗性”非常大。其原因又是什么呢?一句话,就是“执着”二字。实际就是本末倒置,以假当真。执着在虚幻不实的事物上了。  
        人往往被执着二字,牵着鼻子奔波一生,到头来不仅仅是一场空,且带来许多烦恼和痛苦,甚至是惨痛的悲剧。如执着在爱情上,在恋爱的过程中,其幸福感好象无以复加了,然而,一旦失恋了,其痛苦也是无以复加的,甚至由此而走上了绝路。这便是执着在爱情上引起的严重后果。执着的劲头越大,其痛苦越大。执着什么,最后必受什么苦,因为你所执着的地方,正是最能牵动你心的地方。所以凤仪先生才说“世界是个万迷阵”。  
        人们执着肉身为最实在,一切都为了它,整个心灵为肉身所役,结果造下无边的罪业。佛教说:“身为苦本”。老子说:“吾所以有大患者,为吾有身,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”。其实,身体是行道的工具,为了修道立功立德,借假修真。然而人们偏偏执肉身为真,才造成人生的种种痛苦。由此可见,凡事以我为中心,处处为了我,这便是各种执着的根本原因。不过历史上那些为正义而坚持到底,甚至以身殉道或杀身成仁的杰出人物,与这里所说“执着”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。  
        为了人群谋幸福、建奇功、创伟业的志士,在成功之后也绝不可执着在成就上,必须“功成、名遂、身退”,才合天道,否则便潜伏着如影随形的危机。历史上的实例很多,如辅佐刘邦打天下的汉之三杰(萧何、韩信、张良)便是最为突出的典型,其中,张良乃是“功成、名遂、身退”的极好典范。  
        修道的人更怕执着,即便是修行到接近超凡入圣的境界,如果仍有执着心,执着在道业上,执着在神通上,执着在功德上,便很可能引起退转,直至堕落。所以《金刚经》说:“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”。又说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。凤仪先生常讲“一切无说”即是对“无执境界”的最简明的描述。苏格拉底是希腊古代伟大的哲学家,有人问他:“你为什么总是那么愉快,没有忧愁的时候呢?”苏格拉底回答说:“因为我没有那种失去了它,就使我感到遗憾的物品”。所以苏格拉底可以说是西方古代破除执着的典型。凤仪先生说:“心着于物的烦恼就生,着于道的神气就生”。  
        上述十四种心只是人心表现中的一部分。人心千变万化,微妙难测。然而,其根源只是一个“我”字占据人们的心灵,时时处处以我为中心,结果给自己的生命造成深重的罪业和无边的痛苦。要想彻底解脱自己,必须以道心做主,人心服从道心,方能自救、自拔,始有到达彼岸的希望。  
        2、道心  
        前文曾引用《书经》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”的话。蔡沈在《书经集传》中注曰:“指其发于形气者而言。则谓之人心;指其发于义理者而言。则谓之道心;人心易私而难公,故危;道心难明而易昧,故微。”所以存养道心必在隐微之处下功夫。人的日常行为中,有时人心当家,有时道心作主,人心当家则私欲泛滥,易下达,道心作主则公而忘私,便上达。所以道心是支配整个人生的主宰,是指导平时言行动作的指南,可使生命与道合一,以达到尽人合天、止于至善之目的。什么是道心?即正见、尽伦、理解他人、责任心、公心、爱心等等,简述如下:  
        (1)正见  
        正确的见解谓之正见。从字面上很好理解,但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真正运用与实践,就不那么简单,在日常生活中,永远保持正知正见,不偏离正轨,是很难做到的。如金钱、美色、对人的诱惑力最大,能在垂手可得的情况下,毫不动摇,始终保持清醒头脑,正见作主,是多么不易呀!比如有的人供孩子读书,以升官发财为目的,后来,真的升官了,发财了,便以权谋私,生活腐化起来,挥霍无度,终至身败名裂,这能说是父母有正见吗?事不遂心,便大发雷霆,竟然干出不可挽回的蠢事,这能说是有正见吗?年老退休,生活已经足用,但仍想苦心钻营,一心发大财,然而力不从心,终于累得脑血管破裂,一命呜呼,谁能说他有正见呢?一位修行人,仍被情牵物累,名利所扰,内心总得不到宁静,他的正见哪里去了,看来,有正见,还能永远坚持正见,而不被迷惑,是多么不容易啊!正见是生命的指南,航船的舵手,有了它,才能不偏离航向。正见乃是认定真理,坚持真理,遭受任何挫折、困难与不平,也绝不放弃对真理的信仰。人们有了丰富的知识与学问,只有与正见统一起来,才真有用处。否则知识越多,恐怕为恶越甚,对社会人群的害处就越大。人的一生为人处事,应事接物,处处离不开正见,离开正见就容易走上邪路,特别是修道的人,正知正见,尤为重要,否则就必然盲修瞎炼,多走弯路,终难有成。  
        有正见的人,对人世间的一切,要看假了,识破了,不执着。然而在道义上又必须行真了,如在家庭中应尽的义务,在社会上应负的责任,绝不能马虎从事,敷衍应付,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尽力实行,否则便等于欠债拒还,永远达不到解脱的目的。  
        (2)尽伦  
        人生在世上,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如父子、夫妻、兄弟……,一个人生活在人群中,充当了许多不同的角色。每一个角色都有其不同的规范,此规范就叫作道。只有按其规范行事,各行其道,才能上下、左右、前后的关系,处理得恰如其分。古人把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做伦常。  
        梁漱溟先生在《人心与人生》中有一段话说得好,“人对人的问题虽存于彼此之间,但人身有彼此,而生命无内外。浑包对方若一体。从乎自觉能动性。采取主动解决问题,自是在我。若期待对方.责望对方,违失道矣。唯责己者为不失自觉。是以古人云反求诸己(语出《孟子》)。但问题或未易得到解决。则‘尽其在我’是曰尽伦”。  
        家庭中的伦理,不外孝悌慈三个环节,尽伦的重点是求己。子女对父母要尽孝,兄弟姐妹间要尽悌,父母对子女要尽慈,夫妻之间要尽义。尤其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,看似简单,但实行起来是很复杂的,有层次的不同。比如孝道,凤仪先生讲有“孝身、孝心、孝性”和“大孝、小孝”之别。又如慈道,父母对子女一味溺爱,不但不慈,反而害了子女。所以才说“道心惟微”。在社会上有尽职之道日忠,有朋友之道曰信。伦常之道不是用一个简单原则而能解决一切问题的,表面看,是人对人的问题,其实质乃是心对心的问题,尽伦是道心的主要体现。  
        伦理之道,不管你承认不承认,讲求不讲求,而你无时不出入行止于其中,这是任何人逃脱不掉的。即使你出家了!还有师徒关系,师兄弟关系。只要有人群存在,就有伦理存在。先生说:“道是相对而生,是绝对而行的”。伦常道不尽圆满,便不会彻底自我解放,不自我解放,就不能了脱,说“抵达彼岸”也只是一句空话。  
        (3)理解他人  
        理解他人,主要是理解他人的心理与感情。人们都是理解自己,尤其对自己的委屈、苦闷、忧虑、渴望等等最为了解,却很少知道别人的痛苦与难处。颠倒过来讲,如果他人一旦理解我的委屈与冤枉,我便感到莫大的欣慰了。人与人的不和谐,往往是由于互不理解。本来他已受委屈了,心理的压力很大,而你又狠狠地挖苦他一顿,这不正是火上浇油吗?其实,最能刺伤他人自尊心的,便是瞧不起人的态度和挖苦人的语言。  
        一个小孩正在那里玩得很高兴,你无缘无故地干扰他或破坏他的兴趣,弄得小孩哭叫不已,这便是你不理解孩子的心理。你认为是毫无用处的活动,但在小孩心中却认为是很大的事。又比如家长无休止督促孩子学习,闹得孩子一听到学习二字,便立即感到头痛,认为学习是最大的苦恼,这样持续下去,成绩是永远不会提高的。更有甚者,用野蛮粗暴的手段,为了学习逼得孩子酿成不幸的悲剧。这都是由于对儿童心理不理解而造成的。这是用成人的心理去代替孩子的心理了,所以不理解孩子的心理,是绝对教育不好孩子的。老师不理解学生心理,也绝教育不好学生。  
        如身为领导,以为一味严格斥责下属员工,就可达到目的。其实这是以权压人,怎能起到教育作用,殊不知如此下去,你刚一开口,大家便在内心里筑起一道墙,早与你隔开了。领导压根就没理解员工们的心理,无形中使群众内心与你有了很大的距离,必然事与愿违。  
        在家庭里,理解对方的心理,尤为重要。如夫妻间,丈夫对妻子的委屈一点不理解,妻子对丈夫的艰辛一点不体贴,这样的家庭,是永远不会幸福的。如果用理解的心情去对待他人,比如,对方发脾气了,要知道他(她)是生气了,必然要发泄出来,所以才动脾气。这样想,矛盾不就很好解决了吗!青年人烦老年人好叨咕、咀碎,其实,应理解这正是由于父母对子女的关心。反过来,老年人也应理解青年人心理,他们已有自立能力了,不须过份操心。能相互理解就好办了。  
        对老年人心情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。俗语说:“老年不好活呀!”人到老年,心有余而力不足,心中牵挂的事情更多了,总是放心不下。如果对老人的难处不理解,不体贴,刺伤他(她)们的心,则老人的痛苦,便顿时倍增。比如有一位“孝子”从外地回家,为老母买了一些水果,老母却把水果分给孙子们,自己所剩无多,为此其子便大发雷霆,把水果收到一起,都扔掉了,气得老母几乎要死。这便是由于不理解老人心理所致。其实老母把水果分给孙子!比自己吃了还惬意。你说这个儿子是孝还是不孝!实际上他只知“孝身”,而不知“孝心”,更不懂得“孝性”。  
        不论家庭与社会,人与人之间,相互理解,才能相安。所以理解他人是一种高尚的品格。不理解他人,彼此的心理通道就永远封闭着。只有真正相互理解了,道心之门才会打开,才能做到“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。  
        (4)责任心  
        一个家庭,一个群体,一个社会,都有不同的分工,只有各负其责,都关心整体,这个整体方能正常运行,否则便是一盘散沙,没有生命力了。责任有的是自然形成的,如家庭中的父母对子女负责,子女对父母负责,其责任心完全是自发的。另一种是社会分工,如社会上的各种不同的职责:士、农、工、商、官等等。只有人人负起应负的责任,认识自己责任的重要,尽力发挥其才能,这个社会才有前途。其根本动力就是责任心。然而职业无贵贱,人格有高低。干什么职业,是社会分工的不同,缺少哪一行也不行。假如城市里的掏粪工人罢工了,则这个城市便可能臭气熏天,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。如邮递人员罢工,便立刻信息阻隔。所以社会上缺少哪一行,都可能造成运转失常,立刻影响整体。由此看来,责任心是何等重要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有无责任心,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标准。毫无责任心的人,便是极端自私的反映,最终必将成为社会的垃圾。从一个家庭来看,各人都无责任心,就离败家不远了。如果一个社会,人人都无责任心,那么这个社会的生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。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”,正是责任心的升华。  
        古今中外,人类社会中还存在一种超人的伟大责任心,他们是医治人类灵魂的大圣人。如孔子、释迦牟尼、耶稣等,他们负有特殊使命,是以拯救人类为己任。孔子周游列国,为了实行德治,著书立说,以实现人类大同为最终目的,所以被尊为千古的圣人。印度的释迦牟尼为了给人类开辟一条出苦得乐、了脱生死的道路,抛弃太子的荣华富贵,而遁入深山苦修多年,终于大彻大悟成为佛陀,创立了佛教,以普度众生为己任,被尊为佛祖。西方的耶稣是基督教的教主,为了拯救世人,而被钉在十字架上,其教义的生命力,千古不衰。这样的伟大圣人在人类史上是稀有的,是人类中的精英。他们的使命不是任何人的指令,而是时代的赋予,他们的责任心,实际上是被时代的各种痛苦制造出来,培育出来的。其思想体系,超越人类一般的价值判断,他们已完全进入了最高精神境界。其责任心是自发的,是所有责任心中最高尚最伟大的。所以责任心对常人来说,是道心的基础,但是以圣佛来讲,责任心乃道心之极致。  
        总之,责任心与人的生命是密不可分的。有责任心,则人的生命才会有意义,才会更有价值。  
        (5)适应心理  
        人都知道健康的身体可适应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,在夏季的30多度的高温气候下能适应,在冬季零下30多度的寒冷天气,也能适应。人的心灵也应该锻炼的如身体那样的健康,能适应顺逆不同的各种境遇。在不顺利的坎坷逆境中,不颓靡,不灰心,不为所转,能经得起突如其来的打击,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精神素质,是事业成功的砥柱,是理想实现的保证。否则,只能处顺境而不能处逆境,正如温室中的花草,经不起风吹雨打。  
        人一生,从幼年、青年、壮年一直到老年,始终一帆风顺,一点坎坷没有的太少了,也可能没有吧。一个人多多少少要有一些波折或逆境,不过性质不同,大小不一罢了。不是家庭的不顺利,就是社会上的坎坷,总是要遇到一些逆心的事。所谓有本领有能耐的人,并不是他一生未受过一点折磨,而是能正确地认识坎坷,正确地对待逆境,不怨天,不尤人,泰然处之,并通过努力解决当前的困难,改变不利的环境。这当然是最理想的处理途径了。然而通过最大努力,也改变不了客观条件,那么怎么办呢?就要回过头来,改变自己了,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如何适应当时的环境,这乃是非常重要的。有些人由于缺乏适应心理和应变能力,而抑郁致疾,甚至致命者大有人在。这乃是弱者的后果。前者正是先生常说的“事坏人不坏”的高层次的精神境界,事情虽然失败,而人并未因此而垂头丧气,一撅不振。  
        不能适应环境的人,怎能谈到创伟业,建奇功呢?所以适应环境的心理与性格是有大成就的重要条件。古人说:“夫君子之所取者远.则必有所诗,所就者大,则必有所忍。”(语出苏轼《贾谊论》)这是所有伟人哲士所必俱的品格。  
        修道的人,更要善处环境,不仅不被名牵利诱,而且要有克服困难,不畏艰险的精神。儒家的贫而乐,佛家的能忍辱,都是这种情操的体现。  
        一棵小草为什么生命力那么强?虽然经过狂风暴雨的摧残,仍能照样生长?只因它的适应力非常强。因此,可以说适应力强的人,则生命力必强,适应力与生命力是同步的。  
        (6)自我认识  
        希腊古代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:“人生最宝贵的知识,就是认识自己。”他在道德上是伟大的。有一天中午,在阳光下,他拿着一根蜡烛,在街上走着,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,他的学生问他:“老师。你在找什么?”苏格拉底严肃而认真地答道:“找自己!”他这种奇特的行为,正是唤醒人们认识自己。所以“认识你自已”是他的第一准则。认识自己为什么这么难呢?我们平日一睁开眼睛,首先看见的,往往是他人的错误和缺点,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,就看不见了,这样就很难有自知之明。自己不认识自己,便不能改正错误和缺点,这样下去,进步与提高,又从何谈起!  
        那么怎样来认识自己呢?人们肉体上的病患,比较容易发现,有了症状,可以到医院检查治疗,而心性方面的“病患”,便很难自我发现了。比如因为私心杂念,忧思烦恼,造成内心世界的不安宁;由于恨怨嗔怒的发作,竟致内火中烧,痛苦不堪,加之平日的情牵物累,搅得神魂颠倒,夜不成眠。此类情形,都可导致心理的不平衡。但这些精神不健康的根源,很难自我认识。然而,它却可为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。深一层地说,它可直接染污我们个人的性灵,使自己深陷痛苦的深渊而不能自拔。由此看来,不论是微小的进步,或是巨大的成就,都必须从自我认识开始。  
        认识自己,才能控制自己,掌握自己。比如心量狭小,脾气暴躁的人,却想做大事业,是很难如愿的,正如俗谓“小心眼做不了大事情”,是颇有道理的。所以人们在心性方面的失误,其根本原因,是不能自我认识。尤其是以非为是,为所欲为的人,就更难有所成就了。至于那些甘于被自私自利,惟利是图的心牵着鼻子走的人,其下场当然是可悲的。只有充分认识自己心性的阴暗面,进行自我克服,自我调整,自我平衡,以至自我充实,增强道心,才能最终达到自我完善。古代伟大的哲人老子说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”知人是对他人的理解,自知便是对自己的认识。不理解他人,不认识自己,是道心存养的最大障碍,是事业失败的根本因素。不认识自己,便不能自主,极易成为感情的奴隶。处顺境则喜欢,处逆境则颓靡,不能驾驭感情,而被感情所奴役,便失去了自我主宰的能力。所以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,才是真正的智者。  
        上面所讲,只是自我认识的过程。惟有归根返本,圆满天性,才是自我认识的究竟。  
        (7)爱心  
        爱心是道德的源泉。孔子说:“仁者爱人”。“仁”是孔子全部学说的核心,爱是一切伦理道德之所由出。父母爱子女,子女爱父母,兄弟之爱,姐妹之爱,夫妻之爱等等,家庭的天伦之乐,温馨与幸福,无不是从爱心产生的。由近及远,由于爱自己的父母,推而至于爱他人的父母;由于爱自己的子女,推而至于爱他人的子女。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。扩充起来,爱同胞,爱所有的人,他人的痛苦,便是我的痛苦,他人的灾难,便是我的灾难。正如古人说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(范仲淹语),这便是由于一般的爱人而升华为圣佛的慈悲了。  
        爱心又是一切力量的源头。比如一个女人在未做母亲之前,胆量是很小的,但有了小孩之后,为了保护孩子,便可与猛兽搏斗,迸发出不可思议的勇气。一位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人,可不辞辛苦,废寝忘食地工作。孔子为爱道德,重学问,培育人材,推行仁政,奋斗不息,竟致“发愤忘食。乐以忘忧。不知老之将至”。耶稣为爱世人,救世人,不惜牺牲自己,被钉在十字架上。凤仪先生为了拯救广大女子出苦得乐,倡办女子义学,奔波数十年,历尽千辛万苦。他们的动力是什么呢?无不是大爱力的驱使。由此看来,不论从事什么工作,缺乏爱心,不能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,便等于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,断难有所成就。尤其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,如果没有爱心做为纽带,不论家庭、群体、社会,其现状与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。  
        “爱”是“仁”字的大用,是生命的原动力,所以说“仁者爱人”。《易经》说:“天地之大德曰生”。又说:“生生之谓易”。而“仁”即是生机之所在。所以仁与爱同出而异名,在人之元性中,乃是最根本的东西,是成圣成佛的总根。即使在植物界,“仁”也是其生命繁殖、发展和延续的根本生机。如桃的果核中有桃仁,杏的果核中有杏仁,瓜籽里有个瓜子仁,类似等等,都是反映了生生不息的机理,突出一个“仁”字。在此,也可以看出古人用字之妙。  
        我们常把仁和爱连在一起用,称作“仁爱”。人要保养这个自性中的生生不息之机,就必须培育发展这个“仁”-爱心。爱的反面即是杀。所以佛家提倡不杀生,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,乃是戒杀,可以不伤害人类自性中的“仁”。如把仁字扩而充之,即是佛的大慈大悲,也正是体现了爱的升华和爱的究竟。  
        (8)公德心  
        一个家庭,一个群体,一个社会,如果每个人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,谁也不关心整体,那么这个家庭、群体、社会,就快要衰败了。从长远来看,个人和整体的利益是一致的。比如一条载满旅客的船,船底漏水了,有沉没的危险。这时,旅客们都惊慌失措,却紧张的保护自己的一点东西,谁也不急于想办法堵塞船底下的漏洞,不多时,恐怕这个船上的旅客都要随着船只一块沉没在水底了。很明显,旅客们都缺乏公德心,才造成这样惨痛的后果,这有力地说明,在群体里,公德心是何等重要!  
        一个群体,人人我字当头,个个私心泛滥,这是极为可怕的现象,因为个体已经失去可依靠的总体的生命力了,所以危在旦夕。只有人人都有公德心,群体才会兴旺发达,个人的生存才有保障,同时,人们的精神境界,也自然不断地提高。如此,大家才会有真正的幸福。  
        然而,在人们私欲横流,自私自利之心已根深蒂固的时候,才想改变现状,树立公德心,为时已晚了。所以必须从幼年时,即开始培养教育,使其道心逐步成长,人人自觉地发扬为公的风格,明确人群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体,而个人是全社会的一份子,懂得人生的意义,不应该专为个人的享受着想,必须为整体谋幸福。大家都得到幸福,个人的幸福也就在其中了。  
        (9)宽容心  
        能否容人,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大胸襟的主要尺度之一。很难设想一个鼠肚鸡肠的人,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来。常言说,有多大的度量办多大的事,确实如此。翻开历史,看那些树奇功、建伟业的人物,都有度量大如海的胸怀,为何这样讲呢?看看那些志大而量小的人,正好像很细的旗杆,虽然很高,但经不起狂风的摧毁。这说明既然高,就必须有相应的粗,这个粗,就意味着有远大抱负的人必须具有宽大的容量。所以宽容心是有大成就者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。  
        宽宏的度量同时也是修道成德的主要内容。所谓“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”(林则徐语),是极赞宽容之美,容量是为人处世的高尚品格。从家庭来说,如果彼此不能相容,斤斤计较,则很难和睦。从一个团体来讲,领导对下属人员吹毛求疵,求全责备,缺乏爱心,必然挫伤大家的积极性,到头来免不了人心涣散,分崩离析。从一个兴旺发达的大群体来看,做为首脑者,其度量之大,自不待言。  
        究其实质,宽容心与爱心是分不开的,无爱心的宽容,其内心是不可能宽舒的!表面上容过去了,而心情却抑郁寡欢,则收不到理想的效果,只有在爱心基础上的宽容,并能理解对方,才可使人心悦诚服。这样不仅能团结众人,更能起到教育和感化的作用。在人我之间的关系上,如果勉强容忍,而不能在心里融化,待超过了容忍的限度时,很可能暴发出来,否则便积郁成疾。所以容忍的关键是“容而能化”,不留任何忌恨与阴影。突出一个“化”字,才能涵养德性,提升精神境界。寺庙里弥勒菩萨像两旁的联语说得好:“大肚能容,容天下难容之事;开口便笑,笑世上可笑之人。”这正是对宽容大度的极高赞美与歌颂。  
        (10)感恩心  
        孝道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统的美德。为什么孝子最受群众的称赞和尊敬呢?因为父母对儿女的养育之恩是最大的。从小受到父母的生养培育、无微不至的关怀,一直到长大成人,父母投入到儿女身上的全心全意之情,是无以复加的。为了报答父母之恩,所以儿女要自觉地孝敬父母,其中被称誉为孝子的,便是报恩的楷模。与此相反,不孝敬父母,甚至虐待父母者,被称为忤逆,被众人所睡弃,所鄙视,为国法所不容,因为他忘恩负义,严重地违背了伦理要求,被视为最不道德的人。看来,中国人是非常重视感恩报恩的。  
        除了父母恩之外,我们还要时时刻刻存多方面的感恩心,要感国家保护之恩,要感古今师表教育之恩,要感广大劳动人民之恩。农民种地我们才得饭吃,工人织布我们才得衣穿,军人保卫国防,我们才得安居乐业,如此等等。总之,我们的衣食住行以及所有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,无一不是劳动者的赐与。所以要处处感恩,时时感恩。常存感恩心,则怨天尤人的念头自然消除了。常存感恩心,便产生和暖之阳气;常有怨尤心,便产生阴气。阳气使人心身健康,阴气使人易患疾病。心理健康,身体自然健康。感恩可促使人更好地为大众服务,感恩可提高人的品德,感恩可使人常在幸福之中。你对谁感恩,则你的情志自然与谁融通,产生暖流。假如一个人常怀不满之心,不时地发牢骚,则必然人际关系龃龉,心身俱病,幸福何来!  
        (11)平等心  
        一提起平等二字,人们往往是要求人群、社会、国家处处实现平等,或单纯要求别人应有平等心,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。然而自己却不肯运用平等心来对待别人,如对有权势有地位的人一种看法,对贫苦的劳动者则用另一种看法,正如俗语说的“看人下菜碟”。尤其对权贵者,馅媚奉承,对那些于己无用或地位低下的人,则不屑一顾,俗称这种人为“势利眼”。这乃是常见的不平等心的表现。从现实来看不这样做,就要吃亏,但却有些行止高洁,超尘拔俗的人,他们不为眼前利害得失所迷惑,即所谓“君子喻于义”的仁人志士,他们能真正地以平等心待人。  
        在历史上如唐代赵州的从谂禅师,有一天赵王来拜访他,走到他的床前,他仍不起床,然而,后来赵王手下的将军来看望他,他却走到门外去迎接。这说明了从论禅师并未因为赵王的身份高贵而卑躬屈节,也未因他手下的将军身份低而轻视。他当时采用什么态度接待,是根据自一己的身体条件和具体环境而决定的。又如南北朝时代的梁武帝笃信佛教,接见印度来的达摩大师时,问道:“朕一生所有造寺、度僧、写佛经、弘扬佛法,到底有没有功德?”达摩并未考虑他是帝王,竟率直的说:“没有功德,只是人天之果,有漏之因,如影随形,看来虽有,实在没有”(只是有为法),说的梁武帝十分扫兴,话不投机,达摩大师便径去洛阳嵩山少林寺了。上述两例,充分说明佛门高僧的不卑不亢,真正以平等心待人的高尚风格。  
        孔子赞美他的学生子路说:“衣敝缊袍,与衣狐貉者立,而不耻者,其由也欤。”(仲由字子路)子路并未认为自己穿着破旧衣服而自卑,也未觉得在常人眼中的权贵人物了不起,都是以平等心看待他们。  
        人类原有的真心都是平等的,只因私心滋长,为了个人的利害得失,有了分别,便失去了平等心。佛的大慈大悲,普度众生,并说众生本具佛性。孔子的“有教无类”主张人人皆可为圣为贤;老子讲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”凤仪先生说:“心要平。”即是说遇佛与佛平,遇神与神平,遇人与人平,遇物与物平。这都是平等心的全体大用。所以平等心是道心,是本有的真心。  
        (12)诚信心  
        诚是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重要内容。儒家经典《中庸》说:“诚者,物之终始,不诚无物,是故君子诚之为贵。”又说:“至诚无息。”诚就是情感与理智的高度统一。为了追求真理,体验真理,而全心身地投入,贯彻始终,所以才能取得成就。如果缺乏一个诚字,什么理想,什么事业,都不可能成功。无论求学问,创事业,或发明创造,都要有个诚劲作为动力,尤其正心修身,敦品立德,更要以诚作为基石,所以说:“诚之为贵。”并且要永无间断,遇到任何艰难挫折,都要坚持到底,“至诚无息”,否则,便是“不诚无物”,化为泡影了。  
        信和诚是相通的,常把这二字合起来用,如“诚信”。有信心就必须有诚心。为了实现某种高尚的理想,必须具有高度的信心,信念愈坚,则所产生的力量愈强。如果对某一理想,或某一宗教半信半疑三心二意,就不会有强大的动力,这就等于先天不足,必然半途而废。  
        信是一切伦理道德的根本。先生说:“信在五行中属土,万物土中生。”信可以和许多表述德行的字眼连起来用,如信义、信实、信任、信用、信仰、忠信、智信、信守、信誉、信誓等等。孔子说:“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”佛家说:“信为道源功德母。”在社会上,为人处事,信字尤为重要,不讲信义的人,是立不住脚的。在信仰上,必须信而实,信而不实,等于不信,所以“信实”是信的关键。宗教称踏踏实实的信仰为“信德”。如果不信,不管怎样确凿的真理,在你身上也不会起作用,因为你闭着“开关”,再好的信息,再美妙的节目,你也收不来。所说的“信则灵”就是这个意思。然而,学道的人,信又必须诚,信而不诚,就是底气不足,终难成功。  
        (13)“来应去静”  
        在纷繁复杂与矛盾重重的现实生活中,能够做到动中取静,心身平衡,是不太容易的,但它确是祛病健身的最重要的途径。细心体察一下,人们的意念却没有休止的时候,此伏彼起,纷纭杂乱,使你想清静也清静不下来。什么金钱利禄,荣辱得失,儿女情长,饮食男女等等,所有私心杂念,污染着整个心灵。总起来看,不外情牵物累,喜怒哀乐的困扰,使你终日不得宁静,那些形形色色的念头赶又赶不跑,像走马灯似的在脑子里团团转,使人们的心身,一刻也难以静得下来。  
        那么要想彻底解决问题,排除这些干扰,从哪里下手呢?首先必须找到它的根源——“私”。字。私心越重,欲望越强,则千方百计地要满足欲望,从而杂念丛生,占领整个灵魂。如此,心灵怎会得安宁?人和物(包括名利)的关系就是这样,你占有它,它就必然占有你,你所占有的越多,则它占有你的也越多,你的心里就越发沉重。比如,你拥有一台汽车,你就必须为汽车服务,要为它准备汽油,要经常的加意保养。以此类推,你的财产越多,你就越操心,你就完全被物占有,为物所役了,因而压在你心灵上的担子必然越重。“既得之,患失之。”日夜为此忧思苦虑,你的心永远不会静下来。这不正是为了虚幻不实的假相而把真实的灵性污染伤害了吗!然而,对私心杂念用单纯控制的方法不行,那是搬石压草,一旦时机到了,气候适合,它必然故态复萌,只有用“釜底抽薪”的办法,才能彻底解决问题。那么怎样“抽薪”呢?首先要把人和物的关系摆正,什么是真,什么是假,要研究明白。不可以假当真,更不可以假害真。真能做到看得开,放得下,消除私心,则杂念自然就少了,心才会有静的可能。所谓“扬汤止沸,不如釜底抽薪”就是这个意思。  
        事情来了,应该怎么办就怎么办,事情过去了,就自然地轻松放下,私心不再作主,“事来则应,事去则静。”无念则已,有念则必须合道,这就叫做道心常存。  
        (14)常乐心  
        快乐与幸福是人所共求的。人们的希望实现了就快乐,没实现就苦恼;欲望满足了就高兴,没满足就消沉。然而希望实现了,欲望满足了,是否就永远快乐了呢,.这就不见得了。往往在快乐之后紧跟着的便是苦恼。比如做生意的赚钱了就快乐,赔钱了就苦恼。有权的人得势时就快乐,失势时就苦恼;亲朋好友欢聚时快乐,离别时就苦恼;情人恋爱时欢乐,失恋了就苦恼,如此等等。这些内心的苦恼与快乐,都是受外界的摆布,顺则乐,逆则苦,好则乐,歹则苦。苦乐不能自主,全靠外界的赐与,所以其快乐是短暂的、被动的。因而他的幸福是靠不住,非常脆弱,经不起风吹浪打的。只因他的乐不是真乐,所以不可能保持常乐,而真乐是不随环境转变的,并且由于乐可以排除阴气、病气,永葆心身健康。那么真乐是怎样取得呢?真乐发自内心,源于自性,是不受外界播弄的。真乐是好也乐,歹也乐;顺也乐,逆也乐;富也乐,贫也乐。如孔子赞美他的学生颜回说: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,贤哉回也!”又如苦修行的僧人和道士,常常是“孤身万里游”,照样常乐无忧。他们为什么能保持那种常乐呢?因为他们的乐是不假外求的,而是发自性中的乐,是道中之乐,他们看破荣华富贵、名利地位,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,而把道德修养、提高精神境界放在首位,少欲知足,胸怀坦荡,没有那么多沉重家产的拖累,更无情枷爱锁的牵缠,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”精神上的财富丰足了,心性中自然轻安明净,常乐在心。先生为了兴办女学,劝化世人,乞讨访道,历尽艰苦,仍然不失常乐,他的乐才是真乐。所以难也乐,苦也乐,他认为正是通过苦难来锻炼自己,考验自己,提高自己,其乐是自我充实之乐。由此看来,唯有不是从感官(眼耳鼻舌身)得来,而是向自性中追求的快乐,才是最究竟的快乐。  
        人在为大众做了一件好事时,发自内心的乐,其乐无比,所以古人说:“为善最乐”。比起用卑鄙手段巧取豪夺,那种见不得人的乐,其区别之大,不是非常明显的吗!.古人说: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”因为内心“坦荡荡”,所以才能常乐无忧。常乐正是道心不失的反映,是正气充盈的结果。有道心自然能常乐,常乐才能涵养道心。  
        (15)平常心  
        佛家有一句名言,叫作“平常心是道”。普通人原以为道是神奇高远,玄奥莫测,可望而不可及,只能供少数高人研究探讨,修炼心性,成仙成佛的。其实,恰恰与此相反,道是至平至常的,就在日用生活之中。道是真理,真理是最平实的,是普遍存在的,绝不是追求神秘,神秘绝不是真理。道不是向外求的,只有“反求诸己”才是道。所以古人说:“道不远人”,“道在迩而求诸远”。人离开自身,而想要向外边去求个什么神秘的东西,那便是妄求,结果只能误了自己。  
        平常心是心之常态,如果失去常态,就不合道了。比如一名射击手,在平日练习打靶时,几乎百发百中,但一到竞赛场上,就射中率明显下降,很不理想了。什么道理呢?就是他在竞赛时,失去平常心了,有顾虑、有负担了,所以手就不听从支配了。又如,有的学生平日考试成绩优秀,总是名列前茅,然而到升学考试时,却成绩突然下降,令人非常失望。究其原因,也和打靶的道理一样,失去平常心了。  
        真理的根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。凤仪先生说:“道在平常。饮食起居都是道”。真理在最平凡之间,要在日用平常的琐事中来体现真理。比如吃饭睡觉是最平常的事,吃饭能定时定量,无好歹之挑剔,睡觉神清梦稳,无梦魔之困扰,这就很有道了。欲保持平常心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。常人在富贵利达时,和穷困潦倒时,心态是截然相反的,整个心灵完全被外境所转,这时,平常心不见了。若能在这种“不平常”的时候,还能保有平常心,其精神境界是很了不起的了,未下过很深修养功夫的人,是做不到的。所以必去掉执着心,才能保持平常心。有两句古诗写的好:“竹影扫阶尘不动,月穿寒潭水无痕。”竹子被风吹动,竹影扫着台阶,但台阶上的灰尘并未移动;月亮照在水里,穿过潭水,而潭水并无波痕。不管外界的事情如何变化,内心不为之动摇,不论自己做了多么大的好事,立了多么大的功劳,也不自以为是做好事,而认为完全是本分内应做的,仍保持平常心,这就是道心了。  
        永不失掉平常心的人,便“日日是好日,时时是好时”。遇到好事是鼓舞我;遇到坏事是锻炼我。正如宋哲学家张载说:“富贵福泽,将厚吾之生也;贫贱忧戚。庸玉汝于成也。存。吾顺事。没。吾宁也。”这是多么宽阔的胸襟啊!不仅对富贵贫贱看得那么平常,而且对生死都看得那么淡泊!  
        真正保持平常心的人,在顺境中不被迷惑,不失操守;处逆境时,不颓靡,不消沉。如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时,被困于陈蔡,断粮数日,而孔子仍弦歌不辍,坦荡自如。这不能不说是平常心的崇高体现了。  
        (16)无心  
        一位青年人,途中看见一个儿童在池边玩耍,突然落水,情况万分危急,青年人便奋不顾身地跳下水去,救出了儿童。当时,这位青年事先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,只是是一心救命,这种心理与行为是纯善的,无私心的。但事后,他想到被救者家属应该给予酬谢。并希望众人知道他见义勇为的善行。殊不知,这时,他已经由毫无自私的纯善行为,降为有施恩求报之心的庸俗品格了。先生称他开始那种纯善心理为“先天心”,后来有施恩求报的心理为“后天心”。前者可称“无心”,后者便是“有心”(私心)了。  
        做好事的人,从他心理活动来看,可分为几个不同层次:  
        有的人做好事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众人的好评,取得荣誉或个人利益。如果得不到时,就后悔,以为当初不该做那种好事。这是善行中的最低层次者。有的人做了好事,虽然也希望取得人们的赞誉,但没得到时并不后悔,这种人属于中层次。有的人做了好事,并没有求好名与报酬的想法,只是做对于众人有益的事,感到心安理得,这是“为善最乐”者属于高层次。至于那种虽然做了好事,而自己并未感到是在做好事,而以为是分内所当为,这纯属“无心”的为善,乃是最高层次。这种最高层次,非有相当高的修养水平,不可能有如此高超精神境界。对他来说,什么荣辱得失,都不足以动摇他的心,因为他已达到“无心”了。  
        老子说:“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”。意思是说,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,所以才有德。他的德是无心的流露,一任自然,没有表现在形式上的德。佛家讲“布施”要做到“三轮体空”,首先,不要有我做布施的心;其次,不要存有一个受施者的心;第三,所布施的东西,不论是金钱或物质,心里不要有这个相,是谓三轮体空。这便是“无心”布施,是毫无杂质的纯善,已达到了道心的最高层次。  
        道心源于天性。上述十六种道心的表现,并不是各自孤立,而是彼此依存的。道心与人心之间,是消长进退的关系。并不是人心死掉了道心才生,而是谁统率谁的问题。在日常生活中,人心为主,私欲泛滥时,则道心消退,必然出现损人利己,以私害公的不道德行为。这是人心占了上风,道心不得抬头的结果。反之,如果道心当家做主,则人心自然消退。在行为上,必然表现为公字当头、舍己为人的道德风格。所以道心与人心的彼此消长进退,决定每个人的生命性质。古人有一诗,对“心”字的巨大作用说得非常好。“三点如星布,弯勾似月牙,披毛从此起,作佛也由他。”说明心在人的整个生命中,其意义是何等重大!   
      
        [标签:出处]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 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喜悦家园 ( 京ICP备12029068号-1   对不起,请原谅,谢谢你,我爱你。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GMT+8, 2024-4-19 19:36 , Processed in 0.082065 second(s), 23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